中国教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种类的存在形态,比如堂会化、建制化、家庭化、小组化等风潮。未来,中国教会呢?相信这是几乎所有中国教会和牧者、信徒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日前,北方某城市教会牧者权牧师(化名)分享了他最近几年的一些学习、思考和看见。他认为,家教会很可能是接下来中国教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权牧师说,他在查考使徒行传的过程当中发现,对于使徒时代的教会或者说初期教会而言,“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跟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初代教会的信徒们在“圣殿”过教会生活不同,初代教会的信徒们大部分的教会生活实际上是在信徒家里而不是圣殿完成的。“圣殿”当然也会承担一部分教会生活,比如传讲耶稣基督的信息,为主作见证等。但是初代教会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依然是信徒的家中。也就是说,初代教会的存在形态实际上就已经是家教会的形态了。
一、家教会是初代教会的主流存在
1,第一个犹太教会在马可家中
教会是从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并且复活、升天以后正式开始的。使徒行传1章、2章还有12章都记录了耶稣升天以后门徒们聚集起来,正式组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基督教会。这个教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犹太人,而这个教会的地点就是马可的家,俗称马可楼。也就是说,第一个基督教会和第一个犹太教会在马可家中。
2,第一个外邦教会在哥尼流家中
可能有不少基督徒认为外邦教会的创始者是使徒保罗或者腓利。毕竟腓利给埃塞俄比亚的太监施行洗礼,而保罗更是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但是实际上,不少基督教历史研究者认为哥尼流才是第一名外邦基督徒,而向他传福音的是使徒彼得。彼得来到了哥尼流的家里,在这里彼得跟哥尼流见面并且随后用水给哥尼流施洗。而且还不仅如此,使徒行传10章中还记录了在哥尼流家中彼得给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讲道,然后哥尼流还请彼得在家里住了好几天的时间。据此,有基督教历史研究者认为这就是全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外邦教会,第一个外邦教会建立在百夫长哥尼流的家中,建立者是使徒彼得。
3,整个使徒时代的教会基本都在各人家中
以司提反殉道为开端,耶路撒冷的教会开始大遭逼迫。除了12名使徒之外,其他人全部都分散开来,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的各个地方。这并不是简单的逃难和分散,实际上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开拓。很多人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教会,然后带着自己家人和居住在附近的信徒一起在家里聚会。
二、家教会的聚会方式
与现在的很多教会相比,家教会的聚会方式有一些非常特别的地方。
1,互动式的聚会
现在的很多教会聚会的主要方式依然还是一人宣讲,其他人担任听众。可是家教会的聚会却是互动式的,在聚会过程中人们彼此之间有很多的互动。在新约圣书当中,“讲道”这个词语的希腊语原文是“dialegomai”,意思是两个人对谈。跟现在的“讲道”有非常大的差别。
2,多样化的聚会
在今天的教会里面,聚会的主要内容就是“道”。讲道人在台上讲道,听众在台下听道。一般情况下,道讲完了,也就意味着这场聚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使徒时代的教会聚会却跟此有很大的不同。在使徒时代的教会当中,聚会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诗歌、教训(教导或者讲道)、启示(说预言)、方言和翻方言、爱宴、赞美、见证等。
3,全面性的聚会
在使徒时代的教会或者说家教会当中,由于他们聚会方式的多样化,所能够达成的效果是非常全面性的。当时的信众他们通过聚会,无论在生命上,还是恩赐上、属灵经历上还是人与上帝的关系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上,都会有很多的长进。
而且,在当时虽然教会才刚刚开始,但是那个时候的教会里面就已经开始设立各种圣职,以便让人能够各尽其职,运用五重职份建立基督的身体。这些职分包括使徒、先知、传道人、牧师、教师等。
三、家教会的历史发展
1,广传期(主后1-3世纪)
在这大约两到三个世纪时间内教会基本上都是以家教会的方式和形态存在。单个教会聚会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超过20个人,因为人数一旦增多就会受到限制。基督教历史中著名教父俄利根就曾经在亚细亚讲道的时候,批评过有一些基督徒在聚会的时候躲在家(其实就是教会)里的某个角落,不专心聚会,却在角落里谈天说地。
为什么在这段时期基督教的处境如此艰难但是却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权牧师认为这个跟当时信徒的美好个人见证和医病赶鬼等分不开。一方面,虽然当时的基督徒备受逼迫,但是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很多人以这些生命见证就影响和鼓舞了很多的基督徒,而且还让很多非基督徒都对基督徒和教会刮目相看,很多人受此影响成为了基督徒。另外一方面,当时教会医病赶鬼的恩赐非常显著。在当时那样一个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非常落后的时代,很多人在遭遇重大危机和捆绑或者身患重病、被鬼附身以后,都会想尽办法找门徒登门求助。而教会也确实不负他们的期待,顺利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从危机和捆绑、疾病与鬼附中得到了安慰和释放。
2,变质期(又被称为中古黑暗时期,约为主后4-16世纪)
主后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受洗,教会开始实施专业化、系统化。一切属灵事工包括讲道人等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且规定了教会不能设立在家庭中,而是建设了专门的教堂。
主后380年,丢多修和克拉田两名主教宣布家教会违法。从此,教会逐渐抛弃了家教会的方式,正式开启了堂会制模式。
3,改革期(主后16-18世纪)
1517年,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开始宗教改革。1526年曾经主张过家教会模式,但是却未能顺利实现。
1524年,慈运理的重洗派因为在家中聚会,而受到了迫害。
1640年,提巴帝神父在法国开始了家庭小组。他发出的重要信息就是教会必须要重新回归到家教会的模式。
1698年,英国人丹尼尔·笛福开始成立家教会,又被称为旷野教会。后来因此被关进监狱,成为了一名囚犯。在监狱中他写下了一部后来的世界名著,即《鲁滨逊漂流记》。
1768年,英国人卫斯理·约翰推动了家教会,并且达到了40个分区、超过27000名会众的规模。至此马丁·路德没有实现的家教会的梦想由卫斯理·约翰实现了。
4,近代期(19世纪—现在)
在这段时期,越来越多的牧者认识到了堂会制教会的弊端,开始尝试家教会的模式。
四、家教会的重要意义
1,家教会影响着传承
2,家教会更容易生存
不同于堂会制教会,家教会天生就具备着规模小、灵活机动的特点,在生存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3,家教会有利于福音的传播
相比堂会制教会,家教会更加注重生活,注重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在家教会模式里面,会有很多的信仰见证出来,非常有利于福音的传播。
结语:权牧师认为教会的理想状态是堂会制和家教会两者相结合,这样能够发挥堂会制和家教会的优点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自身缺陷。堂会制在关系性的建造上有很大的弊端,家教会(温馨、有交流、生命的建造、彼此代祷)可以弥补堂会的弊端,但是没办法给到堂会制的优势(氛围、人多、地方大、专业性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